中國BIPV市場需求趨勢分析及安裝規(guī)模統(tǒng)計
BIPV即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光伏建筑一體化。PV即Photovoltaic。BIPV技術是將太陽能發(fā)電(光伏)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。光伏建筑—體化(BIPV)不同于光伏系統(tǒng)附著在建筑上(BAPV:Building Attached PV)的形式。 現代化社會中,人們對舒適的建筑環(huán)境的追求越來越高,導致建筑采暖和空調的能耗日益增長。在發(fā)達國家,建筑用能已占全國總能耗的30%—40%,對經濟發(fā)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約作用。
我國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。北緯 36°以北地區(qū),除了東北的北部和東部以外, 我國年平均日照時數都在2600小時以上,而錫林浩特、呼和浩特、 銀川、西寧、拉薩一線以西北的內陸地區(qū),年平均日照時數更是超過 3000小時,是中國日照最多的地區(qū)。
目前我國的BIPV形式一般有下列幾種:一是光伏與墻面結合;二是光伏與屋頂結合;三是光伏與遮陽結合;四是光伏與圍欄結合。從光伏方陣與建筑墻面、屋頂的結合來看,主要為屋頂光伏電站和墻面光伏電站。而從光伏組件與建筑的集成來講,主要有光電幕墻(尚德光伏研發(fā)中心大樓)、光電采光頂(洛陽中硅研發(fā)樓)、光電遮陽板等形式。BIPV建筑首先是一個建筑,它是建筑師的藝術品,就相當于音樂家的音樂,畫家的一幅名畫,而對于建筑物來說光線就是他的靈魂,因此建筑物對光影要求甚高,而且建筑是建筑技術與藝術的結晶,體現了特定的文化理念,在建筑中應用高新技術必須服從建筑的整體設計理念。但光伏發(fā)電技術和建筑結構技術是兩種不同的技術,光伏構件有光伏構件的特點,建筑有建筑的特點,這兩個技術如何有機結合,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,在有機結合的過程中會有不少技術難題需要思考,這就要求工程商在系統(tǒng)集成中的創(chuàng)新。
博思數據發(fā)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(BIPV)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》,2009年我國啟動了“太陽能屋頂計劃”,2009年支持了111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,總裝機容量91MW;組織實施“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”和“農村地區(qū)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”工作,確定了第一批21個示范城市和38個農村地區(qū)縣級示范,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方式從抓單個項目轉向了抓區(qū)域整體,統(tǒng)籌兼顧城市與農村。至2009年年底,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420.9MW,實現突破性增長。截至2010年年底,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(xiāng)建設部共實施了371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、210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、47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、98個示范縣、光電建筑應用已建成及正在建設的裝機容量達850.6MW。2011年光電建筑已建成裝機容量達535.6MW。
2009-2015年中國BIPV行業(yè)安裝規(guī)模
資料來源:資料整理
2009-2022年中國BIPV行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
資料來源:數據整理
近期BIPV市場需求趨勢
年份 | BIPV行業(yè)累計安裝規(guī)模(MW) |
2016年 | 1000 |
2017年 | 1080 |
2018年 | 1120 |
2019年 | 1200 |
2020年 | 1350 |
資料來源:數據整理
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已經成為太陽能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新路徑及今后太陽能開發(fā)利用的重要方向。隨著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科技的進步,目前太陽能工程已涉及到熱發(fā)電、采暖、制冷空調、民用與商用建筑的熱水、海水淡化、工業(yè)熱利用、干燥等方面,廣泛應用到工農業(yè)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之中,而且市場越來越大,前景廣闊。近些年來,太陽能工程市場發(fā)展迅速,廣大企業(yè)和經銷商對工程市場的開發(fā)也越來越重視,這片藍海必將成為太陽能企業(yè)利潤增長的新高地。














2、站內公開發(fā)布的資訊、分析等內容允許以新聞性或資料性公共免費信息為使用目的的合理、善意引用,但需注明轉載來源及原文鏈接,同時請勿刪減、修改原文內容。如有內容合作,請與本站聯系。
3、部分轉載內容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(info@bosidata.com),我們對原作者深表敬意。